欢迎您,尊贵的过客
用户名 密码

随便聊聊哦

【返回论坛】
楼主     发布时间:2019-10-04 14:13:47   点击:62次

作者:过客
积分:0
    生命中那些无意义的“小事情”,成就了我们最终的样子

原帖地址:http://mp.weixin.qq.com/s/_FPQ_kjMftuM1zYor5IlIw

我常常觉得,一个人的生命状态,一个人最终能否成为自己所希冀的那个生命态,并不在于宏愿的高度和奋斗的步履,而恰恰在于他生命中那些看似毫无疑义的“小事情”,即世俗社会中往往评价为“无用”的事情,是那些坚持下来的,挣脱苦闷和重复的小事情,一点一滴融合成了你最终所展现出来的你自己。从今天开始坚持一些“无用”的小事情吧。这种坚持最终将潜移默化地成为你生命中谓之幸福的略带仪式感的一次次出发。
文/慧超,微信公众号:思维补丁(ID: LostAndLoser)

▼▼▼
生活之所以往往显得沉重和枯燥,是因为生活的本质往往是无意义的重复。

重复。

我们每天重复起床,重复洗漱,重复可能早已经吃腻了十数年的早餐,重复拥挤的公交或者淤塞的车流,重复打卡上班,重复开机收邮件回复,重复一天已经重复数年的工作内容,我们在重复中长大,在重复中忘却和铭记,在重复中相爱或者相互嫉恨,最终在重复中沿着父辈重复趟过的那充斥着悲喜愁乐的一生。 

你得承认,生活中的大部分“重复”都与艺术和诗性背道而驰,因为重复往往孕育着苦闷,它像一团晦暗酸臭的雾气,终日笼罩在我们犹犹豫豫的未来和理想之上。你知道期待的未来和未竟的理想在远方,但浓雾蔽日,你并不清楚自己脚下的路是否恰好通向心中所向,这种轮廓未明的状态,年轻人称之为迷惘,中年人谓之焦虑。 

“抗拒人心之庸俗的最好办法就是怀疑的态度和良好的趣味,我们可以在那些伟大的文学作品中发现这两者的融合。”

这话是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说的,他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自然有意无意地会对文学进行主观层面的偏袒和夸大。 

面对生活的“重复”——这位苦闷的母亲,持续的发现和创造可以十分有效地打破无意义的重复,对陈词滥调和苍白重复的抵抗就是这世间唯一可以用来区分艺术和生活的东西。

可以说,一个人有多空虚、痛苦和无聊,那么他就在多大程度上放弃了对 “重复生活”的自我抵抗。



▼▼▼

我们都将不可避免地经历相同的心理历程,而无关乎你的阶层、背景、教育和相貌,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我们都将领略一场持续的徘徊,长久地怀疑和深刻的自我否定。

人很容易成为“重复”的俘虏,并美名其曰为淡然闲适。就像去年的我,透过岁月的浅滩,我依然可以窥见去年今日慧超的那幅倒影,那个终日陷在消沉、苦闷、迷惘和百无聊懒的年轻人。

所以我羡慕那些沉浸于追逐和出发的人,无论他们的目标在外界看来有多么“实际”或者“不切实际”,追逐和出发的人都是这个世界的幸运儿。 

他们的幸运之处在于,他们通过主动的抵抗,来制衡生活中无处可逃的苦闷的“重复”。藉此找到自己,我想说的是,即便那个伫立在彼岸的“自我”,在他人眼中依然是无用、虚无乃至可笑的幻像,但找到,总好过迷惘。 

就像我在去年的10月份刚开始更新思维补丁的时候,有不少朋友质疑我的动机和这件事儿的意义:他们说,微信红利期已经过去,这号你做不成的;他们说,你写这些啥用啊,又不能赚钱,又不能进上书房的…… 

这不能怪他们,当浮躁成为这个社会的普遍标签,人们看到一件事情,第一标准往往是“有用”而不是“有趣”。 

但是我的有限经验是,如果你想自己的生活不再显得那么苦闷和悲戚,那么一个最小成本的建议是:请将价值观的砝码拨向“有趣”一些。

我常常觉得,一个人的生命状态,一个人最终能否成为自己所希冀的那个生命态,并不在于宏愿的高度和奋斗的步履,而恰恰在于他生命中那些看似毫无疑义的“小事情”,即世俗社会中往往评价为“无用”的事情,是那些坚持下来的,挣脱苦闷和重复的小事情,一点一滴融合成了你最终所展现出来的你自己。

很多人之所以深深陷入痛苦和冗长的自我否定之中,是错误地将生活的本质当做了一场漫长而急促的比赛,他们总是想赢得比赛,但却在冥冥中总是感觉自己输掉了比赛。

如果生活是一场比赛的话,那么,苦闷和自我怀疑的根源就在于这场比赛根本没有裁判。

▼▼▼

坚持或从今天开始坚持一些“无用”的小事情吧。 这种坚持最终将潜移默化地成为你生命中谓之幸福的略带仪式感的一次次出发。

我有很多朋友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变成了对其生命状态造成巨大改变的“探索”。有一位朋友,每天发一张自己做的毫不重复的晚餐;有一位朋友,每天给自己未满一岁的女儿写一篇500字的未来之信;有一位朋友,每个周末都端着相机钻进北京的城中村拍下那些角落里的喜怒哀乐;有一位朋友,酷爱收集各地不同井盖的照片,不仅自己拍,而且拜托全世界的朋友帮他拍……

人常常需要一种仪式感,人们往往借助喧闹的仪式来提升幸福,下沉庸常,在一升一沉的平衡中,获得世俗社会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在另一个意义层面,仪式感,恰恰是身处于重复而沉重的生活中,“自我”对“超我”的一次短暂追逐和达成。 

只不过,我选择的方式是做了一个叫思维补丁的公众号,然后用一年的时间,写了30万字,用自己愚钝和懒惰的大脑认真思考了100次。和菜头说:写作可以让人用最小的代价体验创造一个事物的感觉。他是我喜欢的写作者,我像认同他的文字一样认同这句话。

政客让人难以忘怀的往往是他们最糟糕的错误,而作者令人怀念则一定是他最美好的作品。至少从这个角度来看,写字的人是幸福的,当人们谈起一位作者的时候,聊的都是一些情绪共鸣和思维启发,而不是咬牙切齿地诅咒和警醒。 

这些小事情或许从世俗的意义来看,毫无用处,或许可以在你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额外利益,但是,相信我,它更大的意义在于:

当你亲手、倾力、全情地创造或呵护一件事物,疲惫将无法压制你内心的幸福感和兴奋感,我将这种状态称之为“人生的良性螺旋”,即你终于可以摆脱原地打转的“无意义的重复”,而又不至于有螺旋向下的焦虑和惶恐,这种正向的幸福感将持续激励你不断发现和创造更多新的事物。 

如果非要说人生有正轨的话,我想,这条“良性螺旋”轨道所延伸出的远方,有着我真正羡慕的风景。

回复这个贴子
引用

【返回论坛】


回复主题:
回复内容(可拖动回复框右下角调整大小):
文章内容支持少量UBB代码,请参看UBB使用说明
用户名:
email:

 
Powered by kjtoday 20240915 | 友情链接:和讯   |  站长博客 |    站长留言板 |    管理员邮箱地址:3293815@qq.com   |   2019年11月5日正式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