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总向失败者咨询成功
原贴地址: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Y5NTM0MQ==&mid=2650357579&idx=1&sn=1c4f0e6e4ad29873706d9f4692813613&scene=0#wechat_redirect
蔡康永一次谈到很多年轻人把“成名要趁早”当座右铭。他吃惊地说:“张爱玲的人生很棒吗?如果你想写小说,我完全认同你去学习她为什么能写那么好。可是张爱玲对人生的建议?拜托,张爱玲把自己的人生搞得乱七八糟。”
两个月前高考填报志愿期间,某孩跟我说想学工程物理,但是他二叔告诉他这专业毕业生都是到荒无人烟的地方工作一辈子,于是他打算报别的志愿。我问:“你二叔哪里毕业在哪工作?”他说:“就是老家瓦匠。”我无语。
以前中关村美嘉影院门口有一哥们,天天坚持给大家讲两小时成功学。有次我跟朋友路过看一帮人围着他坐了一圈,于是崩溃地问:“这帮听的人是不是闲的?”朋友说:“别五十步笑百步,你就说咱俩听过多少没有任何成功经验的人高谈阔论讲如何成功?”
经常向失败者咨询如何成功,是我们的人生诸多悲剧的助力之一。
在缺乏明确成功榜样的人生各阶段,一切具有年龄和资历优势的人,往往容易成为缺乏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我们的指南针和方向盘。我们常常在某些人生方面有困惑或麻烦的时候,饥不择食地聆听和吸取尽可能多的意见。
然而,我们咨询来的意见都靠谱吗?仔细想想,我们诸多决策依据,有多少是最主要依靠此方面的佼佼者的意见为参考的?
没有上过大学的亲戚指导我们高考报志愿;
没有出过国的儿时玩伴给我们讲为什么国外的月亮更圆;
没有过投行或者PE工作经验的学姐给我们吐槽金融工作不生产价值;
不曾在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paper的师兄指点你如何规划学术生涯;
资深单身狗给你畅谈追女孩心得体会;
……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回顾人生的很多十字路口,对我们施加重大影响的人,可能在那个方面也并无所成。
“盲人骑瞎马,老牛拉破车”,往往是我们人生很多时候的真实写照。
面对人生很多方面,我们的脑子本来已经是一团浆糊,而我们却不加考证,不加区分,在没有明确的判定标准和筛选机制的情况下,盲目相信一些没有也许没有意义的意见:
学渣前辈可能会向你断言GPA毫无用处,然后我们便可能倾向于荒废学业;
资深单身狗前辈会告诉你多参加社团活动就会有妹子,然后我们便可能做一个妹子们都看不上的“交际花”;
婚姻悲剧的长辈告诉你不要相信爱情,然后我们便可能面对爱情畏首畏尾;
职场loser反复提示你不要太努力,然后我们便可能热衷小聪明,沦为水货,得过且过;
……
结果就是,个别没有过成功婚恋生活的人指点着我们的婚姻,个别没有过职场成绩的人指点着我们的业务,个别没有过企业知识或经验的人指点着我们的创业等等。总之,众多没有成功过的人指点着我们等待成功的人生。
更好玩的是,就像很多人以不靠谱的姿态和状态指点着我们那样,我们常常以更不靠谱的姿态和状态指点着别人。
我们很多时候也会积极主动地到人家面前谈人生谈方向,迫不及待的用我们人生阅历的残羹冷炙指点着朝气蓬勃的小鲜肉。
我们的窘迫的过去、平凡的现在和未知的未来并没有影响我们对别人的人生语重心长,捶胸顿足,指指点点,吆五喝六。
其实给意见本身也没多大问题,有问题的是这样的给意见方式:
第一,有时候我们“太主动”了。经常在不了解对方具体情况下,主动到别人的留言板,朋友圈甚至本人面前,指点别人该怎么做。
第二,有时候我们“太圆满”了。经常在不确定自己是否是成功案例的情况下,敢于把话说满,信誓旦旦,一种“信我必胜”的状态,却很少向对方提及我们自身的局限。
有人吐槽郭德纲“不听取意见”。郭德纲笑:“该听的意见都听,但是一场相声没说过的人教我说相声,我能听吗?”老郭还补充:“我可从来不敢上赶着告诉工人怎么做工。”——给意见者和被给意见者的本分关系,大约本该似老郭这般。
有一位我和周边朋友们认为非常成功的师长在“请教和被请教”方面分享给过我们一些心得。分享如下,仅供参考。
当我们请教别人意见的时候,我们一般只向两类人请教:
◐要么,是在我们需要意见的方面,在我们现在的年纪,取得了让我们满意的成就的人;
◐要么,是在我们需要意见的方面,如果我们到了对方的年纪,拥有着对方在这方面的成就,我们会感到满意的人。
而当别人请教我们意见的时候,我们一般恪守两个原则:
◐一个是“不主动”原则,即坚决不主动到别人面前耳提面命,夸夸其谈各种人生经验;
◐另一个是“不敢当”原则,即坚决在别人主动向我们请教某方面经验的时候,在事实求是的基础上,强调一下自身的种种局限。
总之,现实太骨感,精力很有限,问道分先后,取材有层次。
如果你想“成功”,就问你的榜样,问你想成为的人。隔壁王大爷的意见,还是听听就算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