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低情商更可怕的,是一个人的固执
原贴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Y5NTM0MQ==&mid=2650368567&idx=1&sn=a77362d66ad73529b159724b619afa4e&chksm=bee89675899f1f638720eca1f60a4f092cadd7da7b65017c5763270af9ce7696dd4735d4bd3c&scene=90&subscene=93&sessionid=1548571961&clicktime=1548571967&ascene=56&devicetype=android-23&version=2700003c&nettype=WIFI&abtest_cookie=BQABAAoACwASABMAFAAGACOXHgBXmR4Am5keAJ2ZHgC1mR4A1ZkeAAAA&lang=zh_CN&pass_ticket=OI346fuOGReg2ogeCgwrRyT5YRiwgtBOccomIBjEGrw0SqZYGcNWBaAoihiV%2FU2w&wx_header=1
知道得越多,就越明白自己的无知。认知水平高的人,能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明白事物具有多种模样,能够理解“世界可能和自己所想的并不一样”。
文/槽值,微信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
01
▼
前段时间网上一条聊天记录让网友们炸开了锅:
当甲方固执认为自己说的都对,不知PS是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的缩写时,因认知水平有限闹了一个笑话。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苏格拉底在评价自己时说。
一个人知道的越多,越觉得自己应该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去接受更多不同;相反,则会固执己见,拒绝反省。
02
▼
固执不是坚持
它是一味相信自己的死理
人们对自己最大的误解,恰恰是以为什么都懂。
美国心理学家莱昂·菲斯汀认为,人的固执心理是由认知失调所导致的。
当人遇到与自己的信念相违背的现实时,往往会产生认知平衡失调,从而产生一种内心冲突,继而外显为“固执”。
一个人内心认知失调时,会做出许多一意孤行的事,并且拒绝改变自己的决定。
《谁动了我的奶酪》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生活在一个迷宫里,它们生活富足,有吃不完的奶酪。
可有一天,奶酪突然不见了。
知道这一消息的小老鼠嗅嗅和匆匆,立马穿上鞋子,出去寻找新的奶酪。
而小矮人哼哼唧唧面对改变,显得犹豫不决。
自我斗争之后,唧唧冲破自身的思想束缚,重新踏入漆黑的迷宫,最终寻找到更好的奶酪。
而固执不肯改变的哼哼,只能在原地抱怨不停、郁郁寡欢。
当一个人开始固执时,他就关闭了学习的开关,没有了自我反省。
所以固执己见的人,往往更难进步。
另外人总局限在自己的狭小认知里,会产生一种“赌博”的心态。外表坚持己见,内心却如一只仓皇的牛。或许明知有错,或许永远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固执到一定程度,会形成偏执型人格障碍。
这种固执带来的弊端常见于家人之间,有很多网友吐槽,长辈无论何时都不听劝,甚至希望自己的思想时刻能被他左右。
“你怎么知道我怎么想的”和“你又不是我”,用固执引爆了大多数破坏家庭和谐的炸弹。
03
▼
不和不同认知的人争辩
那往往是白费口舌
生活中遇见固执的人,往往令人不快又无奈。
如总把“读书没用”挂在嘴边的人,一句“那些读了大学的人,不是还没有初中毕业的人赚得多”,就可以堵住你所有说辞。
他们不知道,能过上安稳生活的大学生数量远高于暴富且读书少的人;也不会理解,学习给人的改变,从来不只是薪酬而已。
“人性的特点,就是对自己的无知视而不见。而且,越是愚蠢的人,越希望别人拿他的无知当英明神武。如果你不肯满足他这么个离奇要求,他就会冲冠一怒,流血五步,为了维护自己的无知,有些人不惜跟你拼老命。”
一个人的认知水平低,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不听劝告”。
前段时间,一位丈夫不愿在妻子的无痛分娩书上签字的事件上了新闻。
因为害怕影响孩子,所以丈夫拒绝给妻子上麻醉。
无论麻醉医生如何解释,保证无痛分娩的麻药不会对产妇和胎儿造成影响,丈夫的态度依旧坚决。
因为对麻醉相关认识的缺乏,丈夫始终坚持己见,最终忍受不了疼痛的妻子,直接喊出“我恨你一辈子”这样的话。
美国心理学家乔治·凯利提出过一个理论——“个人构念论”,我们每个人都会根据以往的经验来构建自己的认知模型,遇到相同或者相似的情景,便运用这些经验和认知来解决问题。
认知水平低的人,脑海中的个人构念单一、缺乏弹性,所以遇到问题时,没有较多的应对策略,只能够用单薄且唯一的构念来进行解释。
知道得越多,就越明白自己的无知。认知水平高的人,能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明白事物具有多种模样,能够理解“世界可能和自己所想的并不一样”。
我们就像生活在一个圆中,认知水平决定了我们生活的“圆”是大还是小。
圆大的人与世界接触的边界大,也明白外面的世界有多大;而圆小的人,则固守着自己小小的地盘,以为全部的世界就是自己所看到的。
一个网友曾经分享自己的经历:他过年回家时,有个长辈说“网络就是外国人用来害中国人的”。任凭他怎么跟长辈解释互联网的发展史和作用,长辈依然坚信着自己的那套“阴谋论”。
最后,无奈的网友说服不了长辈,只能够随他去了。
认知上的差距决定了思维上的不同。与不同认知的人进行争辩,不过是对自己的无益损耗,浪费了时间与口舌,也坏了一天的好心情。
有一句很形象的话说得好:与其跟狗争辩,被它咬一口,倒不如让它先走。否则就算宰了它,也治不好你被咬的伤疤。
当你遇见了固执的人,不必嘲笑讽刺,也不必试图改变对方的意见与看法,少说话,做好自己就足够。
04
▼
摆脱自己的固执
训练突破认知局限
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全世界,只接收符合自己世界观的东西,并满足沉溺于这种安逸的舒适区,是人最容易犯的错误。
德国经济学家罗尔夫多贝里在著作中,指出了人们常犯的52种思维错误:过度自信效应、权威偏误、现成偏误、禀赋效应……这些非理性的思维陷阱会把我们的生活带入歧途。
固执偏激的人,大脑往往处于一种“圈养状态”,故步自封在小小的认知范围里,像吸食毒品般麻痹着自己的神经。
而想要摆脱固执的毛病,首先要愿意去拥抱未知。
这个“未知”,不是指必须每天探索新的人生方向,而是从简单细微处改变:或看一场不曾接触过的演出,或报名一个以前不敢尝试的兴趣课程,或去了解全然陌生的行业。
保持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勇气,给明天的自己留一些想象空间,有随时“清零”的魄力。
你那些没什么理由的偏见,很可能来源于某次道听途说,或是当时的情绪使然,其实并无充分的证据支持。
当我们发现自己陷入偏激,先别做一个急于反驳的“杠精”,扪心自问这一立场观点的来源是哪里、看看自己是否存在认知上的局限。
“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自己亲身尝试前不要妄下判断,不妨多参与、多思考之后再发表意见。
05
▼
那么,如何开阔眼界,提升认知水平?
固执的个性所掩饰的是内心的无知,要改善这种现状,读书可能是最低门槛的途径。
一个人只有接受良好的教育,不断在阅读中学习知识,拓展认知的维度,才能拥有更开放的头脑和更有活力的精神状态,对人对事时刻保持尊重和谦卑的心情;建立起更明晰坚定的世界观,在每一个生活的分岔路口,用更丰富的认知储备来帮助自己做出最好的决定。
读万卷书,也不忘记行万里路,暂时告别熟悉的环境,接触陌生的事和人。当你见识各领域的人,与他们建立新的情感交互,获知各种各样的新故事时,也在无形中重新反思和认识了自己。
名为《为什么我们需要与陌生人交流》的TED演讲提到,人往往对亲近熟悉的人存在偏见,当面对陌生人时,人们会更愿意在表达中厘清自己的思路、期待进行一场全新和平等的认知交流。
因此,与陌生人之间发生公共交流,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益处。
回到日常生活中,你可以试着跟认知水平略高于自己的人群接触。固执和偏激虽会偶尔出来扰乱心智,但跳出来去改变和提升自己的认知习惯,这便已经踏上了改变自己的第一步。
打破藩篱,突破自己的认知很难,但这值得去做,因为在那之后,你会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