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尊贵的过客
用户名 密码

随便聊聊哦

【返回论坛】
楼主     发布时间:2019-10-12 20:39:38   点击:42次

作者:过客
积分:0
    一个人能有多大成就,看这一点就够了

原贴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viz-wWYY_LpcO2wATQOnbQ

用心做事的人,没有理由不成功。
文/Juno,微信公众号:孤岛(ID:gu_dao2015)

前两天,我有一份文件要寄出,所以电话预约了快递上门取件。快递小哥到了之后,让我把相关信息念给他听,他一边打字输入。(因为现在都不用填单,而是在机器上输入相关信息即可)

输到一半时,我突然想起来要改一下寄件人信息。

于是我问快递小哥:“能不能改一下寄件人信息?”

快递小哥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用不耐烦的语气反问我:“你下单的时候怎么不更改?”

我愣了一下,没明白他说这句话的意思,到底是能改还是不能改。

于是我接着问:“所以,到底能改还是不能改?”

他又加重了不耐烦的语气:“你下单的时候就该改的呀,现在你突然说要改,我又得把信息重新输一遍。”

我忍住脾气,又问了一句:“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比如直接拍照识别微信上的文字?”

他说:“拍照只能拍固定格式的才能识别出来。”

我说:“那就重新输呗,有什么问题么?”

他没吭声,动作激烈地把刚刚输过的信息删除,仿佛是要拿手上的机器泄愤似的。

本来只是小事,但他的反应把我的脾气也引爆了,于是直接把文件从他手中夺回来,说了句:“不要你寄了。”

气头上,我拨打了快递官方网站的电话,直接向客服投诉快递小哥服务态度恶劣,然后让他们重新再派一个人来上门取件。

第二位快递小哥上门了。

在我把文件交给他的时候,他给了我一个二维码,让我直接扫码自己填写就好,于是我扫码很快填好了寄件人、收件人信息。

在填的时候,他问我:“你之前是不是也让我寄过快递?”

我完全没有印象,随便接了一句:“是吗?我不记得了。”

他说:“你是不是写东西的?一年前你还找我寄过一个玻璃的东西。”

我特别吃惊:“你记性不会那么好吧?”

他说:“我应该加过你微信。”

结果他拿着手机把我的微信翻出来,我瞅了一眼,的确是我,还特意给我备注了:xx弄xx号xx室。

走之前,快递小哥还特意跟我说了一声:“以后要寄快递的话,直接微信上跟我讲就好了,不用打官方电话那么麻烦。”

我不由得想对小哥竖个大拇指。

同样是快递,给我的印象截然相反。

第一个快递小哥,把情绪带到工作中不说,不仅没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矛盾。明明有优化的解决方案,譬如说让我自己扫码填写,但他没有说。

如果他不知道还有更优化的解决方案,只能说明他对自己的工作业务完全不了解;

如果他知道但一时没想到,说明他可能做事不用心,不动脑;

如果他知道想到了但就是不说,说明他工作态度有问题。

结果搞得我不满意,他也被投诉。

而第二个快递小哥,服务态度自是不用说,虽然天气热,但是等待过程没有一丝不耐烦。

最让我佩服的地方是,他能从我寄的东西当中判断我的职业。

后来我才想起来,去年出书的时候,有很多本书要寄给读者。我想他大概是从书上的作者署名和寄件人名字是一样的,推测我就是那本书的作者,进而推断我的工作是和写作相关的。

其次让我佩服的是,每天他要上门取那么多快递,但他并没有上门取完东西就完事儿,而是加了客户的微信,以客户住的地址作为备注,和客户建立了私人联系,为以后的长期合作做了准备。

后来我一直在想:

同样是送快递,为什么第二个快递小哥做得就比第一个好得多?

区别于普通员工和优秀员工的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有的人成功得理所当然,而有的人不管做什么都很难成功?

01

用不用心做事
一眼能看出来

经常听到一些人在抱怨:自己那么努力工作,但老板都看不到。

其实,用心做事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因为当你强调努力的时候,其实只是在强调过程,老板为什么看不到?因为你的努力并没有体现在结果上。

但用心做事的人,不仅在过程中能做得好,在交付的结果上也让人满意。

记得某个自媒体号曾讲过一个事情:

有一次,他们公司要招一名实习生,有两个看好的候选人,于是给他们布置了一个小作业,让他们校正一篇文章,截止日期是第二天中午。

结果第一个实习生很快就把作业交上来了,他直接把文档里的错别字按照自己的理解更正了,但问题是,别人根本不知道他改了哪几个地方;

另一个实习生提交上来的作业,以修订模式把自己更正的地方标注了。这样不仅能够让别人知道他修改的内容,而且也将自己的工作结果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出来。

结果可想而知,第二个实习生被录取了。

老板们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他们也许不了解你每天的工作内容,但他可以看到你交付的结果,这些结果,就是你用心做事的证明。

用心做事和不用心做事的区别就在于交付的结果,光是努力但不出活,你的努力除了自我感动,没有任何价值。

02

用心做事的人
没有理由不成功

我在北京读大三的时候,曾预约一家理发店做头发,那是一家门店并不大的理发店,两层。老板是个中年男人,一般在第二层,负责最开始的沟通和最后定型的部分。

做头发的过程中,陆陆续续有客人进来,很多人都是熟客,屋子里不一会儿就挤满了人,很多还得在沙发上等着。

在上二楼做最后定型时,发现墙上挂满了老板与很多一线明星的合影,老板一边给我吹着头发,一边介绍说很多明星的发型都是他做的。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家做头发有一个特点,就是很多女生其实不太会打理自己的头发,所以经常在店里做完挺满意的,结果回到家之后不会打理头发,就变得很凌乱。

但是,这家店做的头发不需要特别的打理,在家里正常洗头吹头就可以。

还有一点,老板强调说,“你烫的这个卷我是有考虑过的,三个月头发长长之后,你可以再来我这里。简单修剪一下就可以变成一个半卷了,到时候出来效果应该也挺好看的。”

做完头发之后,他用手机给我拍了照,让我加了他的微信,说以后方便预约。

当时,我只是觉得他们家做的头发还挺好看的,虽然价格不便宜,但是觉得挺值。后来,偶尔也会在微信上看到了他发的朋友圈,通常是一些顾客在他店里做头发的前后对比照。

直到大四再次去他们家剪头发,和老板沟通时,他竟然说了一句:“说不出你哪里变了,不过总感觉你比去年更好看了。”

说着他拿出手机,翻到了当时给我拍的照片。那时候我很惊讶,没想到他还记得我,毕竟我也不是常客。

现在想想,人家能开几家分店,而且家家生意都很火爆也不是没有道理。

第一,他在墙上挂着和明星的合影,就是在塑造自己在客户心中的专业性;

第二,他给我拍照,一方面可以作为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朋友圈中,另一方面便于客户管理;

第三,他戳中了大多数女生的痛点,就是不会打理自己的头发,因此一旦他解决了客户的痛点,就比其他理发店成功了;

第四,他善于经营自己的朋友圈。每天通过发自己的作品、和明星的合影,来给自家理发店植入软广,不仅增加了理发店的曝光度,而且通过不停刷存在感和一些优惠活动,潜移默化让朋友圈的客户,只要一想剪头发就想到他的店,增加用户粘性。

工作中也是一样,你看那个刚入职三个月不到就被老板大肆表扬的员工,不一定只会拍马屁,也因为每一件工作他都能比老板更提前想到,而且考虑得更加周到。

03

怎么才算用心做事?

1、解决本质问题,而不是解决表面问题

每次上班时,从地铁站出来之后要坐电梯。有时候最上层的那段电梯会坏掉,总看见维修工人在那里辛苦地工作。

修好后,电梯就能正常运行一段周期。后来我观察到,似乎每隔2个周左右,电梯就需要维修一次。

我虽然不懂电梯维修的技术,但总好奇:为什么电梯定期会出问题?

维修人员工作时,是否只是暂时解决了运行的表面问题,但其实还存在更深的问题?

他们以为只要让电梯正常运行了,就能应付过去了。所以宁愿每次花2个小时让电梯暂时恢复运行,然后每个月多次维修,也不愿意花一两天的时间问题彻底解决了。

工作中,很多人其实也和这些电梯维修人员一样,用勤奋来解决每天出现的紧急不重要的任务,却潜意识里逃避那些重要却不紧急的问题。

即便他们知道只要花时间去梳理、去调整,就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但这些问题就像是一团缠绕的毛线,只要看到就觉得很麻烦。于是选择一天天任由它拖延下去,以为只要不想不看就不存在了一样。

为什么?因为怕麻烦。

殊不知,工作中,怕麻烦不是通往便捷的道路,不怕麻烦才是。

有时候,工作中的麻烦事儿就像是搅成一团的毛线球,你需要观察这团毛线球,然后找到最关键的那个结点,一扯,所有的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2、每天比前一天更“得寸进尺”

同样是工作,有的人做一遍和做一百遍没有任何进步,而有的人,每做一遍就能比上一遍更精进。关键在于,你是否刻意在日常重复的工作中投入创造性的部分。

就拿扫地这件事情说。比如,昨天你是从大厅的左边扫到右边,那么有的人第二天还是继续重复昨天的动作。

但你也可以考虑从四周向中间扫,或者如果发现用扫帚扫不干净,那用拖把试试怎样?如果用拖把效果也不好,那么向上司建议,花钱买台吸尘器如何?

即便是扫地这种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只要用心做,日复一日地钻研,也可以成为扫地专家。

日积月累,你打扫得又快又干净,也许某一天被大楼的管理人员看到,把整幢大楼地清扫工作都委托你负责,甚至到后来,你可以成立自己的清洁公司。

所以,日本著名稻盛和夫说:“无论多么渺小的工作,都积极去做,抱着问题意识,对现状动脑筋进行改良。能这么做的人和缺乏这种精神的人,假以时日,两者之间会产生惊人的差距。”

即便是工作中做了千百遍的工作,也尝试着问问自己:有没有办法优化?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自媒体作者Spenser曾说过,在发一篇文章之前,往往会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这个标题吸引人吗?
这篇文章对于读者有哪些痛点,他们真正的兴趣是什么?
这个认知对于大家高级吗?
这样的排版是不是利于阅读呢?
转发这篇文章的人的心里是怎样的?

如今做自媒体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够靠自媒体吃饭、甚至把它变成自己事业的人并不多。

为什么?

开公众号、写文章、拥有几百的阅读量是一件门槛很低的事情,但真正能写出10w+文章,让公众号盈利,并且收入超过工资,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这其中的差别,就在于普通人和高手之间的区别,普通人满足于入门,而专家从不满足于此。

因为工作庸人都是“点到为止”,而高手都是“得寸进尺”,持续迭代刷新。

3、用心工作的人不存在抽离状态

有一次和朋友去重庆玩,去小吃街的时候看到一家店排了很长的队,味道想必应该很不错。

朋友是做销售的,一边排队,一边和我说:

“你看,这个店主很狡猾,他给别人舀汤圆时动作故意很慢,明明锅里还有汤圆,还要撒谎说没有了,要等几分钟重新煮。就是为了让这些人排在这里,营造一种东西很好吃人很多的假象,这样就会吸引更多人排队来买。”

即便我们在旅行途中,他也会和一些店家聊天,了解他们的经营情况,并且给予改善的建议。

也就是说,不管何时何地,他都带着工作视角去观察、学习身边的事物,看到别人做的好的,就想着自己能不能用,看到别人做的不好的,也反思自己是否可以避免。

一个用心做事的人,是不存在抽离的状态的,工作视野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在使用一个App时,一定不仅是用来叫外卖或打车,而是着眼于使用的流畅性和用户体验;

一个好的设计,在逛淘宝时也不仅仅是在找一件心仪的衣服,而是着眼于配色和页面文字的排版;

一个好的文案,在等待地铁的时候, 不仅仅是看着广告打发时间,而是在心里默读海报上的文案,思考哪里写得好,哪里可以更好。

他们并不刻意将生活和工作分开,所以总是能从生活中发现工作的灵感和启迪,为工作注入了新的思考和激情。

就拿我写文章来说,每当看到一篇好的文章,我总会想他们的素材从哪里找的,文章结构是怎样的,文字风格哪里可以借鉴;

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对方的某个观点可能就会成为文章的选题;

平时周末看书的时候,也不仅试图理解书的内容,而是思考着某个小故事可以作为素材备用。

所以普通人每天工作8小时,但习惯在生活中也带着工作视野的人,24小时都在迭代刷新。

如果把工作看作一种投资,那么,你用心做事的程度,决定了你的回报率。

你不把工作放在心上,工作就会对你敷衍以待。

回复这个贴子
引用

【返回论坛】


回复主题:
回复内容(可拖动回复框右下角调整大小):
文章内容支持少量UBB代码,请参看UBB使用说明
用户名:
email:

 
Powered by kjtoday 20240915 | 友情链接:和讯   |  站长博客 |    站长留言板 |    管理员邮箱地址:3293815@qq.com   |   2019年11月5日正式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