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懒惰更可怕的,是无效努力
原贴地址:
https://mp.weixin.qq.com/s/c0_ZwQNsOUHaVp0DkKwW3Q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此时此刻手中正在处理的事务、短期内想要实现的目标,乃至长期发展方向,都能有清晰的认识和规划,那么他努力的方向基本不会有偏差。效率和成功这件事,也就是水到渠成的结果了。
文/翔琳,微信公众号:杠杆计划Leverage(ID: leverage_scheme)
01
▼
“她明明已经很努力了!”
想必你一定对这句话耳熟能详——人们对明星实力进行评判之时,总会有一些粉丝蹦出来,借“努力”之名为他们的偶像辩解。
实际上大家都心知肚明,“努力”并不能说明什么。一个人所投入的努力,和他拥有的实力、预期的收益、享有的认可,并没有什么绝对的实质性的关联。
当然,努力仍然很重要。不过当所有人都很努力的时候,努力只是一个前提,并非加分项。
“努力”之于农耕时代,和“努力”之于互联网时代,绝不是同一个概念。
因为我相信屏幕前的你,绝不会满足于靠种地、卖红薯发家致富;甚至不会满足于“985高校+公务员”这样稳定的程序化生活。况且,这种生活并非单凭努力就可以达到。
如今,人类的劳力已经可以被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机器取代;就连人类最顶级的智慧都能被AlphaGo打败。
所以,我们不妨想想,只靠努力,我们究竟还能走多远?
努力当然是一件好事,在我的身边,努力之象蔚然成风。
身边那些优秀得不能再优秀的同学,在学习之余还在全力组织学生社团、积极参与志愿活动、疯狂争取实习机会,用尽洪荒之力消耗自己青春的热血。
可是他们的大多数,包括曾经的我,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拼命地透支身体。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这样做,只是因为身边的人都在这样做。
就像一只充满危机意识的蚂蚁,望着周围蚁群“忙来忙去”,自己只好也跟着手忙脚乱,但最终换来的,不过是一丝“我没有掉队”的安全感,以及“我努力过所以我不弱”的心理暗示。
细细想来,自我能力提升的跨度,绝对比不上所付出努力的量级。
“今年,我一定要更加努力!”——这样一次次雄心勃勃地在朋友圈宣告壮志之前,不妨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你已经付出的努力,或者说你即将付出的努力,究竟是有效投资,还是一文不值?是理想中的厚积薄发,还是只能感动自己?
02
▼
你的努力方向正确吗?
战术上的勤奋,与战略上的懒惰
千万努力付诸东流,其根本在于没努力对方向。
试问,有多少人知道自己为何要努力?有多少人在做一件事之前,会考虑做事的动机、目标、途径以形成宏观蓝图?
现实中,90%的人只能看到大神在做什么,10%的人会观察大神怎么做,只有不到1%的人才会思考大神为什么这样做。
▲ “清华学霸”马冬晗时间表
我认为,清华学霸马同学对自己学习的进程,一定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和进度的把控,并能够基于自身情况,制定最符合个人特质、达到最高效率的宏观战略。
而几点起床、几点学习、几点休息这样具体的时间安排,不过是为战略量身打造的战术。
战术这种东西,可以参考却不可照搬——国民党的军事战术和具体部署,可能适用于在规模、技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的共产党吗?
也许你会说,对高三学生来说,战术比战略更加重要——短期目标就是提分,不需思考原因,只要跟上老师安排的节奏就好。但是缺乏战略意识,也就意味着你不知道这样做的目的。
最终,驱动你去执行计划的,是被动的推力,而非主动的动力。而这种被动的姿态,往往会导致心理上的抵触,从而引发拖延症和效率低下。
归根结底,付出努力后一无所获,源于努力目的不够明确。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此时此刻手中正在处理的事务、短期内想要实现的目标,乃至长期发展方向,都能有清晰的认识和规划,那么他努力的方向基本不会有偏差。效率和成功这件事,也就是水到渠成的结果了。
03
▼
你的努力是否值得
成本与收益的权衡
学过经济学的小伙伴都非常清楚成本和效益两个概念:一个理性的人,只会去做效益高于成本的事。
当然,效益不仅限于经济收益,也包括学识上的收获、才能上的长进、获得的愉悦感等;而成本也涵盖经济、体力和精力投入等多个方面。
因此,权衡投入成本与预期回报谁高谁低就变得非常重要。
商人通过比较不同商品的成本与收益来制定生产策略;学生通过权衡玩耍的快感和被教导主任抓到的潜在风险,考虑是否要逃课。
这种权衡也贯穿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方说,放弃玩乐的时间去读书,就是一件效益高于成本的事。成本是放弃一时欢纵的愉悦感,而效益是更丰富的知识储备、资本积累,以及它们可能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
而放弃休息的时间去工地搬砖,看上去就不够理性了——除非你认为自己的时间成本和体力只值20块的时薪。
读到这里,你应该就可以更加理性的看待自己的“努力”了。如果成本高于收益,那么不如立即停下这种努力——把努力用错地方,比不努力还要吃亏。
04
▼
你的努力能否变成竞争力?
自我定位
古语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有另一个更通俗的名字,叫做自我定位,它涵盖以下方面:
1、对自身优劣的分析
“优劣”可分成两类:绝对优劣和相对优劣。
绝对优势,即社会公认的具有竞争力的能力或特点,如勤奋。
而相对优劣,不能被绝对地判断为好还是坏,它在不同环境和不同的人身上,往往会发挥出不同的功能,比如性格上的开朗或内向。
2、对自己偏好的认知
你喜欢充满竞争还是相对平和的工作环境;你投资的风险偏好是高是低;你喜欢和家人共度周末,还是更想一个人静静地喝酒。
对自我内心意愿的充分认识,决定了未来的生活状态能否让你满意;而这种满足感,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着你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
随后就是知彼,我将“彼”这个字定义为,除自身外的所有物质存在形式:
1、竞争对手,这也是“知彼”最直接的含义
2、市场竞争情况
例如,学金融的同学都想进投行,那么投行界的竞争就会比其他市场竞争激烈得多,投行公司对毕业生的筛选标准也会相应提高。
3、大环境
大环境一词包括成千上万行业构建起的宏观体系,如社会供给、社会需求,时代方向、文化环境等等。
事实上,很多人都不曾理性地分析过自己。至于对宏观环境观察透彻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但这个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环节,是相当重要的,它对于你整个人生的指导和引领作用,甚至超过了高考。
05
▼
你的努力能否带来回报?
存在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
很多人拼死拼活地学习,不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是为了模仿别人的成功之路。
“那些成功的人学习很厉害,如果我成绩变牛X,一定也会像他们那样成功”
“我如果辍学,说不定就是第二个乔布斯”
很多人都会陷入这样的思维误区:把“存在关系” 和“因果关系”划等号,以为学习好就一定工资高,放弃学业就一定能创业成功。
然而大多数情况下,两者只是共享几个影响因素,而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
例如,我们设计这样一个简易的模型:
学习成绩Y = a1·X1 + a2·X2 + a3·X3;
成功指数W = b1·X1 + b2·X2 + b3·X3 (假设成功可以量化);
X1定义为勤奋程度;
X2代表智商;
X3代表办事效率。
通过公式,我们当然可以总结出这样的结论:做事勤奋、智商高、效率高的人,往往可以在学业上获得佳绩;同时,拥有这些特质的人也会在事业上更加成功,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
因此,“学习成绩”和“成功”在某些程度上,是有一些关联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更好的学习成绩能够注定让你有更高的成就,考上985/211就可以护送你走上人生巅峰。也就是说,“学习成绩”优秀和“成功指数”高并没有因果关系。
总而言之,“学习成绩”并非“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而只是它统计意义上的参考因素之一。
当然,两个名词真正的模型,还包含了技巧、情商、应变能力、沟通能力等影响因素。由于教育程度是某些职位的进入门槛,“学习成绩”或许也是“成功”的影响因素之一。
甚至也许,这个模型根本不是线性的——某方面能力的超常发挥,没准可以弥补所有短板,让你达成某些意义上的“成功”。
这时你就会发现,基于一点点缺陷而否定自己的全部,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同时,你为之努力的事情也许并不能带来成功,而只是和成功共享一些影响因素。
最后的结论就是:
努力从来都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努力也不是终点,而只是一个起点。明白了努力的定义和性质,才能更好地高效利用精力,让辛苦不白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