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提升8件事,30岁前必须做到
原帖地址:http://mp.weixin.qq.com/s/ZQi4QwOnUh-JGo90H1HlVw
写在前面
有小伙伴来问:
我年近30,换了份新工作,却发现领导比我大5岁,他的晋升空间很小,又不会离职,那么,我的职场晋升之路也被堵死,怎么办?
我能够理解这种上升空间完全看不见的痛苦。其实职场上的自我提升并不仅仅局限于晋升,实际上太多案例告诉我们,很多没有做好准备的职场人被晋升后,反而会出现各种不适应。
升职是20世纪职场晋升的标志;但随着科技的进步,21世纪定义职场成功的方式大不相同,就像我在三十岁还没有走到管理岗的人,后来都做了什么?所写的那样,你不需要用晋升来证明自己的专业度提升。
我们的成长可能是更深刻的了解了自己;可能是走出舒适区,面对可能失败的勇气;可能是带新人的时候;也可能是鼓起勇气说出大家不敢直说的事实的时候。
升职不等于成长,在30岁之前努力尝试另外10种自我提升的方式,比干坐在那里担心自己的上升空间被堵死,要来得更合适。
01
▼
尝试在工作中提出创新的建议
无论什么公司都需要善于思考和创新的人才。如果老板不同意,没关系,再回来重新组织修改完善自己的想法。找到合适的机会再兜售给老板。一旦成功,你的履历上又增加了新的成功案例。
我2010年在老东家的时候,觉得微博发展的势头特别好,就和领导提议要上微博平台,但作为一家B2B企业,在当时无法看出社交媒体能带来价值。我和我的同事,通过各种方式旁敲侧击,请来了微博大V演讲,还拜访新浪微博听他们分享微博发展计划,甚至想出了给领导刚回国的女儿建微博账户这种歪点子。
半年后,领导点头同意。
最早在B2B企业推广微博营销的例子,我就当仁不让塞进自己的简历里了。之后2013年推微信公众号,2016年第一批成为知乎机构账号,我在社交媒体运营的不归路上跑得更欢了。
02
▼
在陷入僵局的会议上,大胆发言
我们都参加过那种陷入僵局的会议,大家都保持沉默,不敢抬头。感觉空气都凝固了。有时候大家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但不敢说;有时候大家都没有万无一失的解决方案,这个时候提出自己的建议,就是踏出自己的舒适区。
08年金融危机时,公司需要控制成本,管理层围坐一圈,但都保持沉默,终于有一位总监提出了他的建议:那是不是取消XX方案。在座的人都下意识的摇头,XX方案刚刚启动,这时候取消就前功尽弃了。但当其他总监开始反驳这个说法的时候,总经理发言了: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建议。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议,提出来,我们欢迎。如果没有,不要在别人刚说完之后就否定他的建议。
这位敢于说话的总监随后被委以重任,从后台服务的岗位跃升到销售负责人,职业发展方向也借此机会得以改变。
03
▼
对上司说No
有些话我们必须大胆的告诉领导:
这周末我有安排,不能加班;
我不愿意转岗,这和我的职业发展规划不一致;
这个项目人手不足,麻烦领导再协调资源。
在职场上,我们需要给领导设定预期,而不是强迫自己每件事都按照领导的要求来做。领导也不是神仙,每个决策都是正确的,如果你不敢说No,结果就会成为部门里的门垫,谁都能踩上一脚。
04
▼
不要对面试机会说No
我有一个HR小伙伴,毕业两年,服务于一家快消品公司。前几天他接到一家公司电话,要他去面试,而岗位的要求偏偏是五年以上工作经验。
他问我:这我去了应该也是白去啊,这样的面试有价值吗?
我回答他:去,必须去。你面试完就知道,他们对5年工作经验的人是怎样的要求了。
我在这8条职场“明规则”,大家不说,但你必须知道提过:即使无意跳槽,职场人时不时参与面试了解市场行情,定期看工作机的核心好处是:能跳出自己的圈子,看整个市场在做什么——保持市场敏感度。
05
▼
要求涨薪
公司一般都会有相应的安排涨薪计划。
我说的不是定期涨薪。
出去面试了解了市场行情之后(你薪资高于市场行情就算了),把你做的工作和给公司带来的贡献,整理成一份报告,向领导要求涨薪。
当然事情不可能一帆风顺,你可能需要和领导沟通3-4次,才能拿到你想要的涨薪。千万不要在领导说“对不起,我帮不了你/这不是我能控制的”就放弃了。
06
▼
加入志愿者项目,成为项目的领导
如果公司有志愿者项目,就参与进去;如果没有,参加外部合适的志愿者项目,抓住机会成为项目的领导者。
这对培养我们的领导力非常有价值。
须知管理志愿者,比管理拿薪水的员工难多了。你如果不能合理对待志愿者,人家是会分分钟跑路的。
07
▼
把自己介绍给老板们
找个机会,电梯里可以,球场上可以,公司聚会时也可以,把自己介绍给公司里的高管,让他们知道你具体做什么工作,能如何帮助他们。之后,如果有职业发展的问题或者困扰,也可以求教于他们。
一般来说,对于不少外企,都会为年轻员工配对资深高管作为导师,如果公司不这么做,你自己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培养自己的导师?
08
▼
定期反省
先秦荀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现代人忙,不是学哲学的,估计闲不到一天3次反省的频率。但每个季度,或者每半年,我们确实需要跳出手头的琐碎工作,看自己的职业发展是不是在正确的道路上。
问自己:现在的工作内容是我想做的吗?我能在这个岗位上学习和成长吗?我的生活状态如何?我的人脉网络如何?
通常情况是,你不问不知道,一问,额,这日子没法过了。
但如果我们能做到定期反省,那么确保我们在职业发展的路径上不会走太偏,就不至于一朝醒悟后,发现已经来不及了。
写在最后
新一代的90后职场人,在乎的不应该是经理和总监的岗位title,而是应该通过走出舒适区,完善自己的职业技能,搭建自己强大的精神力量。
当你准备承担更大的责任时,即使现在的岗位没有上升空间,其他公司也会张开怀抱欢迎你这样的人才。
我们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我相信,只要持续学习,体验,把自己逼出自己的舒适区,我们就能够持续成长。
|